作者:互联网 时间: 2022-08-30 15:21:03
在PlayStation 2之前,她曾是最受期待的一台主机,它有着当时最好的技术,最好的游戏。她就是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(SNES,SFC美版)。当时,任天堂的NES(美版FC)已称雄了七年。但到八十年代末,它的竞争对手开始奋起反击,吞食原本属于任氏的市场。 任天堂只得不情愿地放弃了曾经如日中天的NES,但它并不想仅仅开发一部只能与对手持平的主机——它需要的是全面的超越,因此任氏虽然最后一个登场,却出手不凡,推出了SNES这样一部优秀主机。
1983年,任天堂推出了它的8位主机FC,并立刻在日本掀起了一场“FC风暴”。1985年美版NES的发售,更使这部主机成为了一个世界级的“现象”。
说FC“大赚特赚”已算是很轻描淡写了。更确切地说,任天堂制造了一个巨大的电子游戏泡沫,它允许任何甘愿遵守其严格授权制度的厂商加入进来。正是由于任天堂为玩家带来了如此美妙的时光,一些眼热的厂商亦蠢蠢欲动,准备单干。而要想超越任天堂,他们唯有一条路可走——技术。
Hudson Software,任天堂最大的第三方之一,就开发了它自己的主机技术,并联合电子业巨头NEC共同经营,结果推出了TurboGrafx-16(PC Engine美版)。这部主机有着16位的画面效果,但其处理器仍是8位的,以致于很多早期游戏看上去就像是彩色版的NES游戏。
同时,任天堂最强大的竞争对手世嘉,作为一家强大的街机商,却从未开发过NES游戏。事实上,在1883至1985年数年间,世嘉就推出了不下五部主机。然而,这些主机不过是以相同的技术为基础,而衍生出的不同变种罢了,怎么可能追得上任天堂在子弹头列车。
这一形势在1988年得以逆转。世嘉在这一年推出了16位主机Mega Drive,这它意味着玩家在家中就可体验到公司引以为傲的System 16街基板游戏了。虽然MD在日本的销售势头还比较平和(FC仍统治着市场),但当第二年Genesis(美版MD)在美国发售时,西方观众都被这高超的画面与音乐效果说深深折服。
任天堂一下子便面临着两线作战的艰难局面。PC-Engine在美国虽然不怎么样,但在日本却赢得了一大批忠实支持者。另一方面MD的情况刚好相反,使之东瀛,却收之北美——Genesis在美国卖了个盆满钵满。这意味着8位即告结束,NES也将推出历史舞台,然而任天堂却还未最好迎接新战斗的准备。
到80年代末期,任天堂正在开发FC后续主机已成了公开的秘密,尽管这一消息直到1990年的一份正式声明公布后才得到证实。在一次初心会上,任天堂展出了新主机的原型样机与软件——由于原型样机与最终成品差别很大,这次初心会上说披露的内容,在今天看来,还真颇有一番别样的味道呢!
任天堂最初打算加入向下兼容8位机的功能,但这一特性最终因为欠缺稳定性而遭放弃,这令全世界玩家都大为失望。
最初的游戏演示包括Dragonfly(也就是后来的飞行游戏《飞行之翼》[Pilot Wings]),一款早期版的《玛莉奥世界》(Super Mario World,其画面与世界地图都与最终版不太一样)。而最有趣的一款演示还要数Zelda II,有着大为增色的16位画面效果。所有游戏演示都是对新主机机能的极好炫耀。
在没完没了的等待之后,SFC终于在1990年11月摆上了日本商店的货架,并引发了几乎和FC一样的发售狂潮。任天堂轻松扼制了MD与PC-Engine的势头,仍维持了大半市场份额。一年后的8月13日,登陆北美的SNES又收获了几乎一样的热烈反应。但说老实话,SNES设计虽然新颖,宣传手段却颇为老头。人们爱它的游戏,爱它的画面——爱它的整个体验,就像微软后来所做的那样。 SNES在美国的起步很好,但Genesis毕竟有着早两年发售的巨大优势,不是那么容易被撼动的。而且年长一些的万家都投入了Genesis的怀抱,因为Genesis更酷,拥有更多成人游戏。虽然SNES的首发游戏《Super Castlevania IV》与《ActRaiser》等,也都是很重度向的游戏,却不足以象NES那样能给对手以致命一击。令人意外的是,一直到1994年左右,16位战争都还一直倒向Genesis一边。
这表明,最优秀的画面并不足以长久地保持万家的兴趣,而到了90年代初期,世界又逐渐认识到了CD-ROM的巨大潜力。很快,所有人都希望为他们的电脑或主机配备一部CD-ROM光驱。随着世嘉与NEC先后为各自主机推出了CD-ROM扩展设备,任天堂也按捺不住跟进了,它找到索尼——SNES的声音芯片制造商——携手开发一套兼容SNES的CD外设,代号“Play Station”。但两家行业巨头各怀异心,最终导致该计划流产。索尼坚持全面掌控CD光盘的制造权及其它一些特权,任天堂则拒绝放弃任何权力,结果双方不欢而散。
尽管索尼对CD格式的推动与未来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,但这一格式并不是它首先制定的——菲利普才是首倡者。任天堂清楚索尼不会安心就范,于是又悄悄与菲利普展开了合作,并协助这家荷兰电子业巨头推出了它自己的CD-I游戏系统。这部“背后捅刀子”的主机在1991年CES展上首度公开亮相。讽刺的是,在它亮相的前一天,“受害者”索尼恰好全盘公布了PlayStation平台计划。对此,索尼万分恼火,但还是决定不倾诉任天堂。
然而,任-菲的合作也不太顺利。真正的SNES扩展光碟机就从未出世过。1993年,任天堂正式宣布一切相关计划取消。于是,任天堂重新将目光投回了卡带游戏业务,只留给了菲利普的CD-I几款授权游戏(一部玛莉奥,三部萨尔达)——简直连安慰奖都算不上。
事态在1993-95年间发生了转变,SNES的软件品质在持续提升,步伐虽然缓慢,却很坚定。任天堂一举超过了世嘉差劲的广告宣传,并放松了游戏内容限定标准,最终在北美也打败了世嘉。但在欧洲,仍是世嘉的天下,这主要是因为任天堂欧洲管理层的失策。
在统治了两大市场后,任天堂似乎有些飘飘然了,这在它的下一代主机上体现明显。
1995年,Virtual Boy拖着它那沉重的身躯,伤眼的色彩,步履蹒跚地向我们走来,结果不到一年便彻底玩完。但这不是灾难的全部——更大的麻烦N64又因为卡带媒介的肘制而没能延续SFC的辉煌。
最后一批SNES游戏在1998年推出,象往常一样,任天堂静悄悄地将它退出了市场。不过在日本,SFC一直活到了2000年末,这主要归功于“Nintendo Power"营销体系,玩家可以通过商店里的演示点,将游戏下载到空白磁盘中。
十五年和1500款软件,SNES已永远活在了玩家的心中,特别是那些对2D画面情有独钟的人。可以说,它是在正确的时间,正确的地点,凭借正确的硬件与正确的第三方,才获得了如此重大的成功。剩下的就是人们的追忆了。
真是一段可叹的历史。